当我们这个时代构成的物质、物理、话语体系的表达,乃至于商业生存的土壤都发生本质变化,你会发现新的样式与范式正破土而出,它值得我们重新看待,其实新物种实验计划的核心正是基于现在新场景的连接。”作为实验计划发起人之一的吴声,对这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化商业实验运动这样解释。 新物种实验计划是在何背景下发起的?在这一切都是基于数据化运营且万物互联的时代,它的存在到底能为企业带来哪些价值?是作秀还是对互联网形态的新诠释?场景实验室创始人、新物种实验计划发起人之一的吴声给出了自己的回复。 7月7日,吴声首次零距离对话媒体,从实践经验出发,分享了他对新物种实验计划的多维度思考,以及他新书《超级IP》中所提到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的核心内容。专访全程还通过网络同步直播,吸引了不少新物种入围企业针对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困惑频频发问。 新物种实验核心源于商业土壤的变化 吴声认为,新的技术形态越来越发达、新的应用形式也在不断迭代和加速,企业怎样顺应时代的要求,让自己本身成为流量,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成功实现价值变现,是新物种正在去帮助企业去改变的关键,商业环境变革的时代土壤,让新物种应运而出。 谈到“新物种实验计划”现阶段的进展,吴声表示反馈令人鼓舞,从计划发布后报名的1600多家企业,到经过否委会专家和评审团严谨的流程,完成了现在66家入围企业的筛选,大部分加入新物种的入围企业都希望重构商业模式,而新的商业模式本身就是新物种重要的表达特征。在新物种进化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场景里面,各取所需的痛点解决,所形成的展现方式其实都让跨界合作真正能够转换并形成物尽其用的落地结果。 ![]() 吴声正为新书《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签名 新物种为何受企业追捧? “现在加入到新物种实验计划的企业,从他们自己的实验意愿来说,和我们的合作,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范围的商业合作:有可能在互联网商业学习和认知的深层层面,也可能在某一个产品痛点的解决层面;他可能是基于企业家、CEO的个人的成长和魅力人格的塑造,也可能是一个特定的技术转化——基于新的商业模式的顶层技术,甚至是话语体系的表达。”在吴声看来,新物种实验计划为合作企业带来的效果之一,就是帮助企业打造他们的内容体系,把那些不明觉厉、高大上的技术产品语言翻译给互联网,以此让企业完成自我认知升级。在这个定义新品类、抢占新赛道的过程中,商业红利自然合理。 而对于企业如何把新物种理论落地并闭环的痛点,则不得不提到吴声的新书《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其中提到了互联网“四新”概念:新想象、新物理、新物质、新物语,但在新物种实验计划中的企业体验维度多了一个“新”:新品类。对此,吴声认为,新品类是一值得特别关注的焦点,未来商业的竞争,往往会表现成一个新品类格局的竞争,这就意味着是否能形成新物理的独占性,当通过更加不一样的话语体系去连接用户时,这种新的话语体系就称它为新物语。那什么又是新物语?吴声用正在直播整个专访过程的映客等直播平台做出了解释:这种基于一种围观的状态,是用户关系和体验的沉浸,这种沉浸因直播产生了内容,将内容分发,本身也是一个SCRM——社会化用户关系的管理。这些边界都在被溶解,整体而言所基于的四新也好五新也罢,我们关注核心更多是以今天的商业生态,尤其是创业企业和企业品牌、组织、机构、个人实际运营过程中的痛点诉求,把这种痛点诉求更加闭环化去验证。我们就会发现,从商业模式到产品形态,从产品类的定义法则到话语体系乃至于我们讲的组织管理的范式,自然而然都会成为我们关注的范畴。 吴声在场景实验室进行专访直播 看淡质疑 实验更真 对外界对新物种实验计划是否存有质疑声的问题,吴声表示,“当万物互联,当以人为中心的连接形态正在无微不至的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维度时,新物种其实已破土而出,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一些质疑更多是在于关注新物种定义本身有没有还可推敲的地方,而我并不追求说我的学术判断是对的,我更关注的是在一个被改造的维度里,一种新的可能性,能不能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的表现和更多的创业机会,乃至于更多消费形态和生活方式的迭代。” 以下是吴声的精彩观点: 1、我和吴晓波老师、贾伟老师等人共同发起新物种实验计划,最核心的缘起在于当下所有生态的多样性,正在生长新规则,进而孵化新物种。新物种特征表现为,分化方式聚焦痛点,残化方式生成流量,进化方式不断迭代,媾合方式重组结构。 2、如果是同质化的竞争它不能形成价值最大化,当我们越来越洞察一个新的场景,去创造独特主张获得新的品类的时候,我们就能获得商业的红利。 3、以今天的商业生态,尤其是创业企业和企业品牌、组织、机构、个人实际运营过程中的痛点的诉求,把这种痛点诉求更加闭环化去验证,我们就会发现,从商业模式到产品形态,从产品类的定义法则到话语体系乃至于我们讲的组织管理的范示,都会成为我们关注的范畴。 4、当以人为中心的连接形态正在无微不至的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维度时,当手机和移动智能设备的终端在改造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交流的状态时,新物种就破土而出,它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点状的突破,而是必须用体系化的思维去重新理解和看待的东西。 5、新物种的灵感如何转化并打动消费者的核心就在于我们有没有真正意义上针对用户的痛点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所以它的本质在于如果我们解决了痛点,痛点就会自带流量。 6、实验就会有成功和失败,并不是每个实验都必须是成功的,我反而认为,也许失败也是对的。某一次特定的实验的失败,可能是打开了一种新的探索,或者说理解了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甚至是一种商业法则。用一个心灵鸡汤的话讲叫做:向死而生。很多的异想天开和不可能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可能的,这样一种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过程,其实就是实验精神,就是实验本身 |